限制老赖措施汇总,最新限制手段全解析(2022版)

编者按

“老赖”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欠债不还的人,在法律上,它指的是有能力偿还债务但拒不偿还的债务人,或是有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不履行的人,针对这类人群,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系列强制执行的措施,由于执行难的问题,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限制老赖的措施,本文将对这些措施进行详细的梳理和介绍。

一般财产的强制执行措施

对于被执行人的财产,包括不动产、机动车、股权、股票、存款、仓单、基金份额、债券等,法院均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被执行人的矿产权益、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应收账款、到期债权、法院裁判权益以及其他有较高变现价值的财产,均可被强制执行。

特殊标的强制执行措施

除了上述一般财产,还有一些特殊标的也可以被强制执行,如唯一住房、无证房产、被执行登记在他人名下之房产、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国有建设用地上建造的无证房屋、预售商品房、被执行人工资收入、养老金、住房公积金以及与案外人(含配偶)共有的财产等,还包括执行子女名下财产、拍卖被执行人手机号、财付通内之财产、支付宝内之财产以及抖音等网络平台内财产等。

全方位限制措施

对于老赖,法院还采取了一系列全方位的限制措施,包括限制高消费、从事特定行业或项目限制、政府支持或补贴限制、任职资格限制、准入资格限制等,还包括荣誉和授信限制、特殊市场交易限制等,老赖不能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职位,也不能参与招投标活动,其网络支付工具如支付宝、芝麻信用等也可能被限制使用。

强力执行行为

为了更有效地执行判决,法院采取了一系列强力执行行为,包括网络快速查询及执行查控、定期查询财产、将身份证、护照等所有法定有效证件全部关联捆绑进行惩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全面曝光措施

为了加大对老赖的惩戒力度,法院还采取了全面曝光措施,设立专门平台全面曝光老赖行为,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方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部分地方还在公共场所通过大屏幕播放当地失信人名录,甚至在今日头条APP上进行弹窗曝光,还采取了“失信人彩铃”等措施。

终极大招:刑事责任的追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而拒不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情节严重的将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法规或文件目录

本文所提及的措施均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文件支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

来源:法务之家、豫法阳光 是对老赖相关措施的梳理和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